2024年03月28日 星期四
今天:
登录

请登录

中西文化融合
人格智慧并重
本土情怀与国际视野兼备
郑外活动在郑外听讲座

中科院孙万儒教授莅临郑外讲堂

发布时间:2013-12-04 00:00 栏目:在郑外听讲座 发布单位:郑州外国语学校 点击量:8607 【公开】
 
孙万儒教授作报告
现场

20131130121,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、博士生导师孙万儒再次登上“在郑外听讲座”讲坛,应高一和高二年级学生的要求,分别以“复制生命的技术——克隆”和“转基因食品能吃吗?”为题介绍了克隆技术和转基因技术的知识。

“复制生命的技术——克隆”报告中,教授通过一张张图片展示出人类最新的克隆成果。“克隆牛、克隆猫、克隆猴、带有水母萤光基因的小猪……”,教授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克隆技术的发展历程、现状、发展趋势以及克隆技术对我们生活的影响。

“转基因食品能吃吗?”报告中,教授说,基因工程发展到现在,已有30多年的历史了。转基因最早是从最简单的生物—细菌开始研究的,人们把所需要的基因转到细菌里后获得新的生命的细菌,叫做基因工程菌构建。把基因转到细菌里,这样细菌就获得了需要的基因,就构成一个基因工程菌。细菌发育生长的时候,开始合成我们所需要的产品。现在我们国家利用这样的方法,在工厂里大规模生产各种各样的产品。这些产品是利用工程菌里头的蛋白质,除了衍生了基因食品,这些蛋白质还有有各种各样的用处。

目前我国有关转基因食品的的争论不断泛起波澜,各种议论层出不穷,人们对转基因到底有多少了解值得认真思考。针对这种情况,教授介绍什么是转基因和转基因食品,它有什么特性;并对转基因食物在国内外发展情况做简略介绍和相关分析;剖析我国有关转基因食品争论焦点和人们所关注的问题,为我们科学、正确的了解转基因食品问题提供参考。教授并对郎咸平的反转言论进行了批驳。孙万儒说,目前,没有人掌握了转基因食品对人类有害的证据,转基因食品是大势所趋,国家应加大研究投入,大力科普转基因知识。在讲到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形势和不足时,教授寄语我校有志于生物学学习研究的同学们,夯实学习基础,养成扎实严谨的研究态度。

教授对科学严谨、执着的精神强烈地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。通过本次科普讲座,让同学们大开眼界,开阔了视野,拓展了思维,掌握了大量的科学知识,并深刻地认识到从事科学研究必须要有慎密的思维,认真的态度,更不能有弄虚作假的思想与行为。

附:孙万儒: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、博士生导师。“微生物学通报”常务副主编。主要从事酶学、酶工程、基因工程和生化工程研究。参与我国北方生物工程中试基地筹备和建设工作,主持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、中国科学院重大项目等。首先在国内开展手性生物合成研究,在利用基因工程、蛋白质工程、酶工程解决手性药物与手性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问题的研究中,取得多项重要成果。获多项国家发明奖、科技进步奖、中国科学院奖。发表论文90余篇,专著4本。曾获北京市、中国科学院科和全国科普先进个人奖。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。

 
Copyright© 1983-2018 by www.zzfls.com.cn All Rights Reserved.
郑州外国语学校 版权所有 0371-67987877(校办)0371-67984259(教务处)